疼痛自我緩解和負面情緒釋放課程---12時辰對應的六臟六腹及相關情緒發表時間:2021-10-25 15:52 權蓮教育邀請中醫康復理療資深教師桂國庭老師,利用雙休日時間,向所有學員、中醫愛好者、亞健康患者,開設公益課。通過對中醫知識的講解、現場示范,當場解決學員們面臨的病痛,并指導學員們在日常生活中,通過自我保健,改善病患對自己的困擾。 課程的首要內容,是讓學員們先懂得在中醫理論里,12時辰對應的六臟六腹,同時這些經脈對應我們的情緒。
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,并用十二地支來命名,每個時辰里飽含著古人對天、地、人的智慧解讀。到了現代,十二個時辰又同現代的24小時可以一一對應。 十二地支:子(zǐ)、丑(chǒu)、寅(yín)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(wǔ)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(hài)。 每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。 十二時辰與現代作息時間: 上午上班:辰(chén)時:7~9點, 巳(sì)時:9~11點, 午(wǔ)時:11~13點, 下午上班:未(wèi)時:13~15點,申(shēn)時:15~17點, 酉(yǒu)時:17~19點, 回家休息:戌(xū)時:19~21點, 亥(hài)時:21~23點 ,子(zǐ)時:23~1點, 上床睡覺:丑(chǒu)時:1~3點 寅(yín)時:3~5點, 卯(mǎo)時:5~7點,
傳統中醫依據《黃帝內經》,通常講的是五臟六腑。心、肺、腎、肝、脾為五臟, 膽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即六腑。六臟六腑緣于五臟六腑,唯一不同在于六臟多了一心包經,心包是什么呢?就是心臟外面的一層包裹。古人認為,心是不受邪的,一旦受邪人就完了。而如果有邪氣攻心,心包就保護心臟。 那六腑中的三焦又是什么呢?三焦分成上焦、中焦、下焦,是將六腑以上5腑分成三個等分。能夠了解為膽為上焦、胃和結腸為中焦、腸子和膀胱為下焦。 不過現代有學者認為,心胞經和三焦經沒有臟和腑的功能,從現代解剖學的角度來看,用胰和十二指腸分別取代心胞經和三焦經更為準確。
情緒有正負之分,在《黃帝內經》中,十二經絡各主一方情緒,負面情緒產生是因為相關經絡堵塞,把經絡疏通,負面情緒也可以得到釋放。 ![]() 人體80%的情緒來自于負面情緒,負面情緒過多,形成有形的氣血堵塞我們人體的經絡,通過按壓相關氣血可以疏通經絡,讓負面情緒給予一定的釋放。 |